2025年安徽专升本共有39所院校招生,具体每所院校招生人数及报录比都不一样,下面库课李老师给考生整理了2025年安徽工业大学专升本报名人数及报录比,2026年的考生可做一个参考,小编在此预祝考生能考上理想院校。
2025年安徽工业大学专升本报名人数及报录比
专业介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1.专业简介
本专业是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于1978年正式招收本科生,具有深厚的专业积淀,师资力量雄厚,多名教师获得计算机学会优秀教师和省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师德标兵、教坛新秀等称号。最新的麦可思毕业生培养质量分析报告表明,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位居本校各专业和同类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前列。近年来有众多学生毕业后在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等985/211、双一流高校继续深造。
2013年获批校级特色专业,2015年成为教育部计算机类教指委“高等学校系统能力培养”项目第一批试点单位和获批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8年获安徽省“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项目建设专业。2020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效期六年),成为安徽省属高校首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20年获批省级计算机类专业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安徽省2020年计算机类专业省级评估结果为A+。2023年单独招生,计划招生145人(以教育厅下达指标为准)目前在校本科生近600人。
2.培养目标
本专业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安徽十大新兴产业,服务安徽省“三地一区”建设,以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科学素质、人文与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通晓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基本原理、专业技能与研究方法,具有组织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具有自主终身学习和创新意识的毕业生。毕业后经过5年左右的实践,能在IT公司、工矿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相关领域的技术应用、设计与开发、测试与维护,以及项目管理等多方面工作的高水平创新型应用工程技术人才。
3.专业导游
Q1: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报考本专业,要求考生选考物理,且数学和英语两科的成绩较好,即要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考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自我约束,具有吃苦耐劳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Q2:本专业就业去向和就业前景?
本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地区。历年麦克斯毕业生质量分析报告显示,本专业的平均薪酬位居全校前列,学生对专业和母校的满意度位居全校前列。
Q3:本专业的培养优势在哪里?
1.本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培养具有特色化的信息产业人才;
2.本专业有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和3门省级一流课程,为学生专业能力培养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3.本专业有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离散数学等多个省级教学团队、校级虚拟教研室3个,开展多方位的教学研究,为专业教学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物联网工程专业
1.专业简介
物联网工程专业于2013年开始招生,现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卓越工程师建设专业、安徽省振兴计划支持建设专业、省级“六卓越、一拔尖”卓越软件工程师培养专业。本专业现拥有安徽省“工业互联网智能应用与安全”工程研究中心省级平台,依托学校行业特色优势开展复合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前在校生人数约360人。2023年单独招生,计划招生约85人(以教育厅下达指标为准)。
本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系统的掌握物联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计算机、无线通信、电子信息多学科交叉基础知识,能够从事物联网工程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工作的新型技能型人才。
2.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安徽省及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及信息技术服务业对物联网工程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科学素质、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通晓物联网系统的基本原理、专业技能与研究方法;具有组织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具有自主终身学习和创新意识。经过5年左右的实践,能在IT公司、工矿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物联网工程系统及相关领域的技术应用、设计与开发、测试与维护,以及项目管理等多方面工作的创新型高水平应用工程技术人才。
3.专业导游
Q1: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报考本专业,要求考生选考物理,即要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考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自我约束,具有吃苦耐劳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Q2:本专业就业去向和就业前景?
本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地区。历年麦克斯毕业生质量分析报告显示,本专业的平均薪酬位居全校前列,学生对专业和母校的满意度位居全校前列。
Q3:本专业的培养优势在哪里?
1.本专业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培养具有特色化的物联网工程产业人才;
2.本专业有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和3门省级一流课程,CMOOC联盟建设课程2门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改课程1门,4门课程上线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2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5门,为学生专业能力培养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3.本专业有《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数字逻辑及数字电路》、《离散数学》等多个省级教学团队和数据库原理省级虚拟教研室,开展多方位的教学研究,为专业教学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4.本专业现有14位专职教师,教授其中4人,副教授6人; 12位具有博士学位、5位具有国外学习或访学经历,为专业教学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专升本备考资料免费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