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中医药大学专升本考试科目
专业名称 | 公共课 | 专业课 | ||
公共课1 | 公共课2 | 专业课1 | 专业课2 | |
针灸推拿学 | 大学语文 | 英语 | 针灸学 | 推拿学 |
康复治疗学 | 大学语文 | 英语 | 康复评定学 | 解剖生理学 |
药学 | 高等数学 | 英语 | 药理学 | 无机化学 |
中药学 | 高等数学 | 英语 | 中药学 | 无机化学 |
护理学 | 大学语文 | 英语 | 护理学基础 | 解剖生理学 |
免费资料0元领取!!!
专业课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详见我校本科招生网https://bkzs.ahtcm.edu.cn/,以本年度公布的专业课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为准。
本次公布的为我校2025年普通高校专升本拟招生方案,最终确定的招生专业、计划、范围、考试科目等内容,以明年我校经省教育厅审核后发布的《安徽中医药大学2025年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章程》为准。
安徽中医药大学前身为1952年创立的安徽省中医进修班。1959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安徽中医学院。2011年,组建成立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2013年,教育部同意安徽中医学院更名为安徽中医药大学。2014年,获批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2023年,列入安徽省“双一流”创建重点高校。学校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博士授权单位、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单位。
学校现有少荃湖、梅山路、史河路、六安路四个校区,13个二级学院(含3所直属附属医院),32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学生21424人(本科生17482人(含亳州校区联合培养的401名学生)、博士生271人、硕士生3671人)。教职医护员工4945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人员1206人。拥有国家杰青1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医大师2人、全国名中医4人、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4人,岐黄学者1人、青年岐黄学者4人、青年皖江学者3人、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13人,“江淮文化名家”领军人才1人、省杰青5人、省优青4人、国家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项目指导教师56人,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8个,省领军人才团队3个。2022年,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担任荣誉校长。
学校现有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拥有3个一级学科及1个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及4个专业学位类别(领域)硕士学位授权点,2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进入ESI全球排名前5‰学科1个、前1%学科1个,安徽省Ⅱ类、Ⅲ类高峰学科各1个,安徽省高峰培育学科4个,安徽省重点学科1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6个、重点学科17个。建有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1个,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23个。
学校以人才培养为第一要务,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3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2个,国家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8项、一等奖27项。学校获国家级A类赛事一等奖10项,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全国“七彩假期”志愿服务示范单位、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等荣誉称号。近五年,学校最终就业率平均约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