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专升本考试为4月19日,为了帮助考生能取得高分,下面库课李老师给考生整理了安徽专升本语文必刷题考前,考生可在考前认真查看,争取考出高分。
一
填空题(1分/题,共30分)
1、孟郊《游子吟》中“谁言寸草心”的“心”的修辞手法是( )。
2、驳论文的反驳方法是反驳论点、反驳论据、( )。
3、桐城派散文的创始人是( )。
4、庄子散文具有想象丰富、汪洋恣肆、( )、的浪漫色彩。
5、孟郊《游子吟》中“三春晖”的象征意义是( )
6、《醉翁亭记》全文的中心线索是( )。
7、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名句“( ),江月年年只相似。”
8、孔子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 )。
9、《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的名句是“请看今日之域中,( )”。
10、应用文的四要素中第一要素是( )。
11、《论语》的作者是( )。”
12、《西厢记·长亭送别》“但得一个并头莲,( )”。
13、《陌上桑》诗中写罗敷的美貌所用的主要手法是( )。
14、《游褒禅山记》记游的方式是以议论为主、( )。
15、郁达夫《故都的秋》全文围绕的中心线索是( )
16、鲁迅评价《史记》的价值是“( ),无韵之离骚”
17、爱因斯坦《我的信仰》所阐述的人生观是( )。
18、《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文的线索是( )。
19、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是( )。
20、“建安七子”中成就最高的作家是( )。
21、《战国策》的整理编订者是( )。
22、汉代乐府诗中最长的叙事诗是( )。
23、《道士塔》选自余秋雨的散文集( )
24、我国第一部形式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是( )。
25、《游褒禅山记》的主题是借游山探洞为题,阐述( )。
26、“五四”时期,小说创作多采用“自叙传”方式和第一人称的写法的作家是( )。
27、鲁迅《伤逝》的主题是( )。
28、白居易的文学主张是“文章合为时而著,
29、《张中丞传后叙》记叙张巡、许远的一些轶事的叙事方式是( )。
30、《听泉》全篇运用的手法是( )。
二
单项选择(1分/题,共15分)
1、下列的成语不是出自《逍遥游》的是【 】
A、越俎代庖 B、道路以目C、鹏程万里
D、大相径庭
2、下列作家属于美国的是【 】
A、屠格涅夫 B、莫泊桑
C、契诃夫 D、欧·亨利
3、关于小说的提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创作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B、小说创作的中心是人物和情节
C、唐代的小说是传奇,宋代的小说是话本
D、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繁荣于明清时代
4、关于《论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 B、语录体散文
C、作者是孔子和弟子 D、儒家经典著作
5、下列句中的“之”字作动词“往”字解的是【 】
A、则修文德以来之 B、自楚之滕
C、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D、顷之,家居数岁
6、下列作家不属于现当代的是【 】
A、朱光潜 B、钱钟书 C、徐志摩 D、老舍
7、《孔雀东南飞》的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是【 】
A、最早载于南朝陈代徐陵的《玉台新咏》 B、揭露封建社会家长制的罪恶
C、焦仲卿的软弱导致爱情悲剧D、赞扬了焦、刘夫妇反对封建礼教的不妥协精神
8、关于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是【 】
A、作者是近代朱自清
B、全文的中心线索是“桨声灯影”
C、抒情主题是追求暂时的宁静
D、结构上紧扣秦淮河夏夜的特点
9、关于《诗经·蒹葭》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是【 】
A、选自《诗经·小雅》
B、“伊人”是指所思慕的对象
C、主要特点是意境朦胧 D、重章叠句
10、关于曹操的提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
A、三国时代的文学家
B、继承了《诗经》“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
C、政治主张是“唯才是举”D、用乐府旧题写诗
11、下列作家属于汉代的是【 】
A、司马迁 B、曹植 C、陶渊明 D、李密
12、关于秦观《鹊桥仙》的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是【 】
A、全词叙事抒情
B、全篇点睛之笔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C、作者是“苏门四学士”之一
D、以天上双星,暗喻人间男女
13、下列的诗属于汉乐府诗的是【 】
A、《兼葭》 B、《陌上桑》
C、《湘夫人》 D、《行行重行行》
1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千乘(chéng)之国 田父(fǔ) 稽(qī)首
B、揠(yà)苗助长 泊(pō)船 刀把(bà)
C、倾(qīng)盆大雨 汾(fén)酒 称(chèn)心
D、混(hún)水摸鱼 番(pan)禺 解(jiè)元
15、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天气太热了,教室里应该按装空调。
B、国家图书馆里的书多的不记其数,汗牛充栋
C、北京市政府办布车船税法实施办法,从2012年1月1日起实施。
D、附近要建新的小区,因为工程很大,所以很吵,妨碍我们休息。
三
多项选择(1分/题,共10分)
1、关于《国语》的提法,正确的选项是【 】
A、成书于战国时期
B、记载了八个国家的史实
C、以记言为主
D、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2、关于韩愈的提法,正确的选项是【 】
A、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B、主张“惟陈言之务去”
C、《答李翊书》的作者
D、思想上推崇儒学,排斥佛老
3、关于《诗经》的提法,正确的选项是【 】
A、约成书于春秋中叶
B、形式上以五言为主
C、按所配乐曲可分风、雅、颂三类
D、西汉时被称为“诗经”
4、下列诗人属于唐代边塞诗派的是【 】
A、高适 B、孟浩然 C、王昌龄 D、岑参
5、关于赋体文学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
A、汉代为骚体赋 B、南北朝为骈赋
C、唐代为律赋 D、宋代为文赋
6、关于《战国策》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
A、体现了纵横家的语言特色对后代散文、辞赋产生重要的影响
B、大约成书于战国时代
C、原有《国事》《事语》《短长》《修书》等名称
D、善于运用铺排夸张的修辞手法
7、关于屈原的提法,正确的选项是【 】
A、对内主张举贤授能,对外主张联齐抗秦
B、代表作品是《离骚》、《九歌》、《九辩》、《天问》
C、中国传统的端午节,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
D、创造了具有楚地特点的新诗体“楚辞”
8、关于郁达夫的提法,正确的选项是【 】
A、现代著名散文作家B、创作社的成员
C、小说处女作《银灰色的死》D、诗歌集是《闲书》
9、下列句子中的名词作动词用的是【 】
A、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B、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D、国君而仇匹夫,惧者其众矣。
C、终必不蒙见察。
10、下列的句子属于倒装句句的是【 】
A、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
B、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C、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D、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四
文言文翻译(2分/题,共20分)
1、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2、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
3、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4、亟称其人,所以劝之。
5、于反复不宜卤莽。
6、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
7、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8、列侯多尚公主,皆不欲就国
9、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10、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
五
简答题(5分/题,共15分)
1、《马伶传》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2、《孔雀东南飞》的艺术特色?
3、《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描写艺术?
六
阅读下列作品,回答文后问题
材料一: 汉字之美,美在多维
①汉字是全世界最美丽的文字之一。今天,我们不妨从几何学的角度来发掘汉字之美。
②几何学研究空间,空间具有维度,维度越多,自由度越大。维度较抽象,举例以明之:洞中潜蛇为洞壁。所限只能前进后退,它的空间只有一维。原上奔马除前进后退外还能左转右转,它的空间是二维的。空中飞鸟除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外,还能向上腾飞向下滑翔,语云:“天高任乌飞”,鸟比谁都自由,因为三维空间具有最大的自由度。
③由度来自多维空间。汉字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象形字从图形转化而来,理所当然是二维的。其余五书也多半包含象形部分,例如形声字,一半象形一半拟声,非二维不足以容纳。再者,汉字是由横、竖、点、撤、捺等笔画构成的,好比在桌面上拼七巧板,必须有二维的自由度才能拼出千变万化的美丽图案来。可见汉字本质上是二维的,如原上奔马纵横驰骋,为汉字之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④汉字的书法突破汉字二维的局限,独具一格,演绎出汉字的多维之美。
⑤汉字书法讲究构架。构架类似于绘画之构图,至少须有二维空间所提供的大量自由度,字形才谈得上构架,才能体现出篆隶楷行草之特色,才能将各家之不同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⑥汉字书法讲究悬腕。书法家手腕悬空,方能随心所欲运臂使指挥毫着墨,在三维空间中发挥最大的自由度。
⑦汉字书法讲究笔法。这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其独特的工具,毛笔是所有笔中最神奇的。笔也有自由度:圆珠笔只有一个自由度。鹅毛笔和钢笔的笔尖分叉可在宽度上略为施展,其自由度介于一二之间。毛笔由千百根毫毛组成,每根毫毛可有不同程度的弯曲,其自由度岂止千百?正因为毛笔有这么多的自由度,书法家才能得心应手挥洒自如,一支笔写出千般字。尊毛笔为众笔之王,谁曰不宜?毛笔的众多自由度运用得宜,可增加书法之维度。笔毫蓄墨之( ),运笔力度之( ),笔锋走向之(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颜、柳等书体均能产生视觉之立体效应,是为三维。不信吗?笔力( )之赞语曰:力透纸背。如无垂直于二维纸面的第三维度,朝哪儿透啊?
⑧诚然,基于拼音字母的横写文字也有其优点:见字发音方便学习,字母易于输入电脑,以及与数学公式兼容等。但就美感而言,汉字堪称独步,书法已成为家喻户晓雅俗共赏的艺术。反观西方,有谁见过用拼音字母写的匾额、楹联、条幅、扇面?
⑨汉字之美,美在多维!
1、第②段说明汉字的多维特点所运用的方法是( )(2分)
A、举例说明法 B、比较说明法
C、引用说明法 D、诠释说明法
2、汉字书法演绎出汉字的多维之美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讲究构架 B、讲究悬腕
C、讲究笔法 D、研究空间
3、在第⑦段的四处空格中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丰欠轻重偏正千钧
B、轻重丰欠偏正千钧
C、丰欠偏正千钧轻重
D、轻重偏正丰欠千钧
4、文中的“颜、柳”所的人物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唐代的颜真卿和宋代的柳公权
B、元代的颜真卿和唐代的柳公权
C、唐代的颜真卿和柳公权
D、唐代的颜真卿和柳宗元
材料二: 父亲
(1)重一百多斤的书压在60多岁的父亲的肩上。
(2)我几次请求父亲放下担子让我挑一气,都被顶了回来。没办法,我只得借着电筒发出的可怜的光跟在父亲修长的身子后面,背上背着个装有几件衣服的旅行包和一把红色吉它,样子潇酒得要命。
(3)我很清楚父亲此刻的心情。中学时我因母亲病逝,被迫从滇东北转学到滇东南就读。6年多来,父亲都是形单影只地过着独身生活,一大把年纪了,仍起早贪黑地劳作,其苦不言而喻。今年大学毕业,在众[亲友的劝说下,我最终放弃了在昆明一报社工作的机会,回到了离别多年的家乡。这一决定出台后,最高兴的当然是父亲了。“这回有个说知心话的地方了!”父亲逢人便说。
(4)一路上,父亲重复着那句重复了很多年的话:“做人不做浮漂草,要做水上捕鱼人。”碰上熟人问:“要干什么去?”他就抬高本来就很宏亮的声音:“秀才搬家——尽是书。帮娃娃挑书到他舅舅家,请他家的客车送到城里去,明天娃娃要到城里上班去了。”“这回算得了!”对方回敬了一声。“嗨!”
(5)农村人的“要干什么去”,是路上招呼的客套话。今晚做的事又是父亲盼了很多年的,于是在回话|时,父亲便理所当然地欣慰了一番,就好像辛苦几十年就是为了等这几句让人欣慰的话从内心里流出来,以至于每一个字都吐得相当有力,像钉子落到玻璃板上一样,发出的声音乐曲般悠扬。尤其是那个“嗨”字。只可惜,父亲的身子摇出的每一个动作,都使我联想到“蹒跚”这个词,加之脚下不时地打滑,父亲几乎是踉跄而行了。
(6)我没有再要求父亲让我挑一气了。这个时候,即使再加上一百斤,只要是书——能照亮我的人生之路的赋予我智慧的书,父亲也会固执地把它挑在肩上。我小心地跟在后面,看着被书的重量挤压成弓形的父亲的身子,眼里溢满了一种闪亮的东西,让我觉得满天都是星星,我也像是借着这满天的星星发出的光前行了。
(7)希望赋予人的力量是何等的巨大啊!
(8)从今以后,我想我会更加珍爱这些书——即便不能为父亲做些什么。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让它像春风跟随种子一样跟着我——我忘不了这个雨夜,白发苍苍的父亲为我挑着沉重的书踉跄在一条又稀又滑的泥巴路上。
1、对文中的“父亲”这一形象概括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一位慈爱、勤劳,虽有点固执但善于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的农民。
B、一位勤劳、善良,对生活有独特看法的农民
C、一位慈爱、勤劳,遇事比较固执的农民。
D、一位勤劳、善良,没有远见但非常实在的农民
2、对父亲重复了很多年的话“做人不做浮漂草,要做水上捕鱼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做人不能虚浮,要脚踏实地,多做实事。
B、做入要有良心,要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能去报效家乡父老
C、做人不能随波逐流,要坚持自己的观点,敢作敢为。
D、做人要图实惠,不虚荣,这样才会有所收获。
3、“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让它像春风跟随种子一样跟着我”,对这句话中比喻理解正确的是(2分)
A、“春风”比喻书,“种子”比喻自己渴求知识的心田
B、用父亲挑书来比喻春风哺育种子。
C、“春风”比喻父亲挑过的书,“种子”比喻“我”。
D、这句话表明,在人生之路上,“我”要像春风一样跟父亲学习。
4、对本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全文采用的是顺叙,其中第3段有插叙。
B、文章在刻画父亲时运用了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外貌描写。
C、文章以记叙为主,兼用了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
D、文章首尾呼应,详略得当;详写父亲挑书出发,略写挑书路上。
5、“眼里溢满了一种闪亮的东西,让我觉得满天都是星星,我也像是借着这满天的星星发出的光前行了”这里的“星星”其含义是【 】( 2分)
A、“星星”是实写,在夜里行人往往要借助星光走路。
B、“星星"是虚写,全句表现“我”感受到了父亲所给予我的激励。
C、“星星”既是实写也是虚写,指“我”在父亲的激励下,借星光走路。
D、这是个比喻句子,“我”是本体,“星星”是喻体。
七
材料作文
命题作文:窗外与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