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专升本可以报考大学有39所,分别是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庆师范大学、安徽农业大学、阜阳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蚌埠医科大学、安徽科技学院、宿州学院、合肥大学、黄山学院、铜陵学院、皖南医学院、淮南师范学院、亳州学院、滁州学院、皖西学院、池州学院、蚌埠学院、合肥师范学院、巢湖学院、安徽艺术学院、安徽新华学院、马鞍山学院、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蚌埠工商学院、合肥经济学院、合肥城市学院、安徽三联学院、安徽外国语学院、皖江工学院、淮北理工学院、芜湖学院、阜阳理工学院、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院校介绍
皖江工学院
皖江工学院坐落全国文明城市、“诗仙”流连之地,享有“生态福地、智造名城”美誉的安徽省马鞍山市,毗邻南京、合肥两大省会城市,区位优势明显。 学校前身为河海大学文天学院,于2008年教育部批准设立,2018年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皖江工学院”,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先进独立学院、安徽省优秀教学管理集体、安徽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先进单位、安徽省节水型高校、安徽省绿色学校、安徽省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马鞍山市首批“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基地”等称号。
学校依托水利名校河海大学的优良传统和优质资源,发挥民办高校的体制机制优势,探索出水利类学科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途径,经过一届又一届皖工人潜心耕耘、励志践行,砥砺出“文心励志、天道酬勤”的校风,积淀出“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教风,培育出“求真务实、笃行致远”的学风,凝炼出“上善若水、笃学敦行”的校训。
学校现有霍里山和郑蒲港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12.26万平方米,学校总建筑面积59.84万平方米。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7037人。学校设有水利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电信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财经学院、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通识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创新与产业工程师学院等11个教学单位以及江苏文天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皖工高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等2个直属企业。 淮北理工学院
淮北理工学院前身是始建于2003年的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2021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为全日制普通本科学校。学校坐落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能源基地安徽省淮北市,校区位于淮北市杜集区青年路8号,紧靠汽车客运北站和高铁淮北北站,周边有多条公交线路通往火车站及繁华商业区,交通十分便利。学校现为淮北市文明单位、安徽省节水型高校,近两年在全省民办高校年度工作检查中,学校连续两年被省教育厅、民政厅评为“优秀”等次。
学校占地面积1003.51亩,校园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是莘莘学子读书治学、修身养性的理想场所。学校拥有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综合办公楼、艺术楼、体育馆、食堂、宿舍等40余万平方米校舍;拥有完善的教学、生活和体育文化设施;拥有装备先进、配套齐全的校内实验实训室;教学楼、实验楼每间教室及学生食堂都配有空调。学校现有在校学生10532人,学生宿舍全部为4人间,都配有空调、独立卫生间和冲凉房,良好的办学条件能够满足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发展需要。
芜湖学院
芜湖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安徽省教育厅主管,芜湖市市属国有企业全资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的前身为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创建于2004年,是安徽师范大学举办的独立学院。2023年10月,教育部同意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转设为芜湖学院。
芜湖学院作为芜湖市办的第一所本科高校,将担当起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发挥服务、支撑、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学校的办学定位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应用型水平较高、符合地方发展需要的大学。重点打造以工学为主、文理渗透、多学科交叉,新工科、新文科、新艺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努力建成“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的高水平综合性应用型大学。自启动转设以来,学校加快向工科类应用型办学方向转型,工科类招生专业逐年增加,且与安徽新兴产业及首位产业紧密契合。2021至2024年,学校新增设18个工科类专业、工科类二级院系4个,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芜湖研究院共建微电子学院,与奇瑞集团共建汽车工程学院和智能制造学院,与安徽理工大学芜湖研究院共建材料与化学学院,与软通动力、旷视科技、海康智联等一批头部企业共商融合发展,拟共建现代产业学院,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的全方位融合。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8336人,教职工518人,硕士及以上学历417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177人,正高职称41人。共有开设专业65个,其中有招生专业42个,涵盖工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等7个学科门类,初步形成了“集成电路类、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类、智能制造类、汽车工程类、材料化学类、财经管理类、艺术设计类、人文教育类”8大专业群。建有2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7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现设有汽车工程和智能制造、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微电子、材料与化学、经济、管理、人文与传播等12个系,并设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实验中心、图书馆。近三年,学校各专业录取线均超本科二批次线20分以上。2023年新生报到率达到99%;考研录取率长期稳定在10%左右;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3%左右。办学以来,学校以高水平的师资、规范的教学、严格的管理、优质的服务和多彩的校园文化,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在教育部高校招生阳光工程、艾瑞深和武书连等公布的大学排行榜中,学校综合实力一直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阜阳理工学院
阜阳理工学院(Fu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代码:13619)前身为始建于2003年的阜阳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2023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完成转设。学校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是阜阳市唯一一所由国有独资举办,隶属于阜阳市政府管理的全日制理工类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坐落于全国文明城市阜阳市,毗邻颍州西湖,东离主城区2.5km、高铁西站3.5km、机场5km,交通便利、区位优越、环境优美。学校占地1015亩,总投资约41亿元,规划在校生规模13500人,规划总建筑面积49.2万㎡。拥有无线网络全覆盖、各项功能齐全的教学、生活及运动区,学生住宿环境舒适优越,采用标准四人间、配备空调、独立卫浴。教学、科研设备总值4340.85万元,各类图书79万余册,拥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等33个中外网络资源数据库,各类各专业实习基地89个。
学校现有在校生7859人(清河校区1665人,理工校区6194人)。现有专兼职教职工463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3.6%、博士学位教师占比38.5%。学校整合设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基础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产教融合发展中心。现有专业37个,含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视觉传达设计、软件工程、财务管理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经济学、动画专业)、3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商务英语专业)、2个纳入省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网络工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2个微专业(网络信息技术与安全、食品加工与营养专业),构建了以工学为主体,经、管、理、文、艺、农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